前海综合保税区未来规划的目标指定
前海湾保税港区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海湾保税港区一期围网封关面积1.176平方公里,于2009年正式运作。目前有企业约40家,仓库利用率近九成,集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航运服务、创新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于一身,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二期建设面积1.726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将于近期向海关总署申请封关验收。
7月10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了其组织编制的《前海综合保税区详细规划》(下称《规划》)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可于2019年8月7日前反馈。
根据《规划》,该保税区将形成“内湾外滩”“一芯两轴三区”的总体结构,构建“供应链管理为主导产业,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认证、保税研发和保税展示为四大配套产业”的“1 4”产业体系。
前海综合保税区未来规划的目标是整体形成区港一体、港城融合、区港城联动,彰显湾区山海港城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前海保税区拟打造新标杆港城融合新平台
《规划》所涉范围是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区域,涉及四个开发单元,分别是第17单元(0号泊位)、18单元、20单元(部分)、21开发单元。四至范围是:东至兴海大道、南至妈湾电厂、西至妈湾港区码头岸线、北至航运一街,规划总面积2.8974平方公里。
由于规划的围网范围是首期围网封关1.17平方公里,二期围网面积1.13平方公里。因此,上述规划区域采取动态开发,分为围网阶段和撤销围网阶段,《规划》主要是针对围网阶段进行规划控制与引导。
根据规划定位,前海综合保税区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衔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前海城市新中心发展格局,打造服务于珠三角的新时代创新型综合保税区新标杆、港城融合新平台。
在规划结构上,则形成“内湾外滩”,构建“一芯两轴三区”总体结构。
其中,“一芯”即产业综合服务芯,为综合保税区提供综合管理、服务贸易、海关办公等产业配套,植入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等新职能。
“两轴”分别指“南向城市综合功能拓展轴”和“城市通海廊道景观轴”。前者是自贸区城市轴线南向拓展串联保税港区重要功能节点,沿梦海大道、妈湾四路重点布局产业服务、综合管理、国际贸易、海关办公等功能,形成产业综合服务功能集聚的发展轴;后者则是沿怡海大道,串联17、18、20、21单元,形成集生态、景观于一体的通海景观廊道。
“三区”是指18单元的“绿色高端现代物流园区”、20单元的“港城融合国际贸易区”和17、21单元的“妈湾集装箱绿色智慧港区”。
前海保税港区强调供应链管理
在产业选择上,前海综合保税区将围绕“保税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延伸完善保税港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构建“1 4”产业体系,即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供应链管理这一大主导产业,发展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认证、保税研发和保税展示这四大配套产业,建立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率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培育针对该四大配套产业的专业供应链管理企业。
其中,主导产业供应链管理将利用前海港口优势、腹地经济优势及香港供应链管理资源与经验,强化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在保税港区的紧密融合。以前海湾保税港区为中心,调动保税港区、国内市场、香港与国际市场的生产、配送与销售资源,重点引入成熟的港资供应链管理企业。
“这主要是围绕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的重要任务,力争将前海湾保税港区打造成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并走在国际供应链的前端, 增强其在国内供应链的控制能力。”该局称。
而四大配套产业中,保税融资租赁主要是依托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端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大量需求,重点发展海洋、航空细分领域的保税融资租赁,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型、高价值标的物融资租赁市场。
保税检测认证随着全球贸易量的不断放大,产品检测需求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利用保税区优势设立检测中心,开展全球产品的检测与认证,因此保税港区也应借助政策、港口等优势,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认证业务。
保税研发是结合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香港科研机构等进驻保税港区或者设立分中心。
保税展示与交易则要针对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品、特种商品、奢侈品等高端商品的保税展示,满足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前海交通规划 已规划5条轨道线路
根据《规划》,规划围网阶段规划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商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行政管理用地、仓储用地、物流用地、区域交通用地等,建设规模总量约为173万平方米(包括现状建筑面积),控制建设为主,尽量不做增量开发。
基于综合保税区特点,在建设上,整体天际线会较为平缓,局部作为建筑地标相对较高,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及以下,形成富有综合保税区特色的海湾天际线。为凸显规划区山—海—港—城特色,拟规划两处标志性建筑,一处是港口地标——全球招商局运营中心,另一处是综合保税区建筑地标——前海国际贸易中心,建筑高度分别控制在80米和100米。
在交通规划上,尽管目前尚无轨道线,但远期规划了5条轨道线路,其中城际线路1条——深珠城际,市域快线1条——21号前龙快线,远期沿梦海大道连接西丽枢纽;轨道干线3条,分别是15号线、24号笋岗线、28号沿海线。
在港口规划上,由于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特征,也是发展高端航运物流、贸易及金融的支撑,因此规划区内的海星港和妈湾港,未来将重点发展专业化集装箱运输,成为前海片区发展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其中,妈湾港保持现状功能,以集装箱泊位为主;海星港则以改造提升为主,拟将现有海星码头改造为20万吨集装箱码头。同时,妈湾港区也将从传统散杂货、多用途功能转型升级为规模化、自动化、环境友好、高效节能、先进的集装箱智能港区,通过与周边泊位统筹运营,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前海保税区扩区后或不设围网 采用特殊监管模式
前海管理局投资推广处副处长张峰在会上介绍了关于港货保税交易中心、保税区扩区、法治环境建设、金融业创新等相关细节,并透露保税区扩区后或不设围网。
另据深圳新闻网报道
政府部门的展示文件资料,也有相应描述(划红线部分):争取国家和广东省支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扩大范围。
扩容的目标是77.34平方公里,把宝安中心区、大空港也纳入其中。
拟将自贸区的蛇口区块、宝安中心区、大铲湾港区、大空港地区、孖洲岛以及大小铲岛区整合纳入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整合后的面积将从14.9平方公里扩大到77.3平方公里。
原文网址: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9-07/05/content_22236939.htm